產品經理面試篇 — Job Interview Assignments & On-site Interview

Samuel
11 min readOct 23, 2022

️⚠️ 警告 ⚠️ 開始閱讀本文章前,由於本文包含大量主觀意見,自行服用者後果請自負 。

慶幸自己竟然真的把第二篇給整理出來(笑),畢竟人一懶惰什麼事情都會放著不管,如果有興趣瞭解更多產品經理在 Phone Interview 和 Resume 上該如何準備,建議可以參考上個月整理的文章:

回想自己早期在準備工程師面試時,和現階段看產品經理面試時發現根本是兩個世界,這系列的分享各位可以當作都市傳說(故事)來閱讀,內容不會太艱澀但也不希望過於空泛,不會有過多的答題、準備技巧,更多的是以些我們很容易不小心遺漏的小細節,保持學習的動力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About Job Interview Assignments

每間公司所要求的 Interview Assignments 肯定都不同,沒有絕對正確的流程和答案,這邊僅針對該項流程中我們可以多注意的部分來做個分享。首先,在收到HR 寄來的面試專案時,恭喜你,已經順利通過第一階段啦 🎉!但也別開心的太早,畢竟接下來的作業將會成為面試官對於你在各項專業能力、工作風格和習慣的第一印象。

為讓整個分享稍微真實些,在這邊承擔被 HR 殺頭的風險附上我們本次招募時的作業(笑),有投遞的小夥伴也不要太興奮,畢竟下次肯定就不是這份作業啦:

作業(一):假設你是 Hahow 好學校的產品經理,並且被指派一項任務是針對講師、用戶的個人頁面進行優化,希望能藉此為 Hahow 創造更多的流量並提高講師在 Hahow 開設課程、分享知識內容的意願。請用 2 頁以內的篇幅,請確認你的作業需要包含以下項目:

  • 文字簡單說明這項任務的執行流程
  • 文字簡單說明可能包含的 Stakeholder 與其關係
  • Wireframe、Prototype 或任何能夠呈現產品設計的方式

作業(二):下列項目擇一即可

  • 假設你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增加用戶在 Hahow 平台上的學習時間,基於這項目標你會需要藉由 Hahow 所擁有的數據進行分析(Google Analytics、Hotjar、Mixpanel)並提出可行方案,請簡單說明你可能會需要哪些數據以及可能的分析脈絡。
  • 假設你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增加用戶在 Hahow 平台上的學習時間,基於這項目標你會需要安排一個簡單的用戶訪談,請設計共 10 個訪談問題並說明你的設計流程與原因。

看完是不是覺得很簡單?在繼續往下閱讀前,先推薦給小夥伴們兩本很棒的書,絕非置入性行銷,我也不會因此而賺到任何錢還不如動動你的手指給我 50 個 👏

但為什麼要推薦這兩本書呢?因為等等不論是在作業的準備或者實體面試的討論,大部分的重點其實都和問題解決 & 分析能力相關,這兩本書分別介紹全球最大的兩間顧問公司麥肯錫和 BCG 的問題解決方案,至於這些方法會如何應用在日常工作中?其他更多的應用場景可以參考我之前整理的血淚文章:

👉 好的!在開始準備作業前,請務必確認你已經理解作業內容,並釐清面試官所預期的作業成果,如果對於作業有疑問,請記得…

  • 拿捏「確認問題細節」和「展現個人價值」的比例,很抽象對吧?面試官能夠從問題中看出你對於專案的掌握性,舉例來說曾經有位夥伴詢問下方的問題(提問的小夥伴看到這篇文章請不要太驚嚇),從她的提問中,我其實會特別注意到她可能習慣在解決問題時,優先進行問題上的拆解,專注於特定的指標同時也增加基於 Business Impact 上的考量,另外有個重點就是她有提供詢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我個人很喜歡啦!

信件詢問:就字面上的意思「增加學習時間」,可以是「買更多堂課」提升下一單的轉換率;也可以是「單堂課上完的時數」提升完課率,雖然________,但這兩者在解析的角度可能會有所不同。請問就徵才測驗是否有限定哪一個方向呢?

  • 作業詢問次數能夠控制在一定次數內,相反的案例則是發生過信件來回 多次都針對相同的問題,例如名詞定義、作業定義、繳交形式等議題持續展開,對於面試者或面試官其實都是一種消耗,簡單來說,避免單點式的詢問,部分沒有提到的項目可以保留給自己完整的彈性,並說明設計的概念與方向
  • 確認你的提問是能夠被理解的,畢竟 PM 有非常大的價值在溝通上面,降低溝通可能產生的誤解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時請附上案例,舉例來說:曾經有面試者詢問:「請問 Wireframe 是線稿還是需要包含規格、流程等內容?」,我想不同團隊對於 Wireframe 的使用方式不太相同,你的線稿和我的線稿可能截然不同 😂

👉 接下來,在作業繳交上,我們可以特別注意幾個地方…

  • 第一點是廢話「請準時」,這應該大家都知道但還是提醒個,另外如果提早交是有機會脫穎而出的。
  • 嘗試在作業中展示你工作上可能使用到工具(例如 Figma、Whimsical、Notion..etc),只要不是太冷門它「或許」會是個加分的項目,但我也遇過需要我申請帳號的工具(眼神死),拜託千萬不要謝謝。
  • 作業繳交時請採用最容易取得、查看作業的方式(PDF 基本),除附件外可再附上雲端連結以免遺漏。
  • 繳交作業的信件中,請使用文字說明你所繳交的內容例如「附上作業(一)的PDF 檔案」,讓審核者能夠確認他是否已經收到所有檔案。

👉 最後在作業的內容上,請特別注意…

  • 內容絕對不是越多越好,控制在作業所要求的範圍內,同時在內容的配置上,盡可能選擇「圖像化 > 流程化 > 文字化」,增加作業的閱讀性並增加與其他作業的差異性。
  • 文件的作業很容易呈現沒有脈絡的狀況,目標在面試官能藉由文件的內容跟著你的脈絡往下而非跳躍式的回答。不論藉由假設、推論或分析,請確保你的答題架構清晰,提供你的解決方案並且依序說明問題的狀況、障礙、提問和回答。
  • 只要是有小作業的面試,我基本上面試的第一道題目:「你希望能夠藉由這份作業,向我展現你哪部分的專業能力或特質?」,你是想要展現分析問題的能力?數據化的思維還是專案規劃的彈性等等,請務必考慮清楚並在作業中盡量發揮。

About On-site Interview

如果你是想要瞭解如何準備面試的話,這類型的文章和書籍真的太多太多,只要在 Google 搜尋「產品經理 面試」大概有 50–100 篇的文章讓你讀到暈頭轉向不知道自己在面試什麼職位。

有名的 Cracking the PM Interview 也是本相當不錯的書籍但我沒有讀完,由於讀的當下覺得內容實在已經太淺,倒是作者的第二本 PM 職涯發展成功手冊還不錯可以推薦個,但也是跳著翻閱找重點,我非常喜歡第 33 章針對「職涯目標」的討論 — 請先搞清楚什麼對你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再附上一篇很棒的文章加上其中提供的面試題目(笑),讓產品經理基於 4 個面向進行排序,包含 Execution、Strategy、Creativity 和 Growth。

總而言之我只是想說,別人都已經準備這麼完整的資料了我就不用特別再整理一份給各位啦,挑我想講的來講就好吧!

我通常會在面試的過程中,觀察面試者在溝通協調、專案管理、趨勢掌握性、學習動力、面對質疑或詢問的應對方式、坦率溝通的透明度、工作上的熱情等等,幾個可以注意的重點分享給各位:

👉 首先,在面試前…

請確保你已經瞭解職缺的內容,如果你是真的想要這份工作(畢竟這世界上很多只是想面試玩玩的?),請務必好好閱讀職缺的說明,瞭解公司的產業以及最基本的使用公司或者其他類似的競品。

在面試前,我們可以先想想希望展現的性格是什麼?你可以選擇展現「積極學習」的特質或者展現「問題分析」的專業等等,但也請記得,如果整個面試的過程,面試官無法看見任何關於你的人格特質時,反而可能會默默地在心產生距離感,降低你在面試官心中的人選排序。

除此之外我必須特別強調…當面試官在面試結束前詢問你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時,請在面試前就準備好你的問題,真的、真的不要不問任何問題,這絕對是個能加深印象同時幫自己再加分的好機會啊!

👉 在面試的過程中…

首先,在面試過程中請避免使用複雜的專有名詞或縮寫,畢竟面試官聽不懂時你究竟希望面試官問還是不問 😂,整篇講完結果彼此無法產生交集豈不是可惜,我們面試官也有尊嚴的好嗎(誤)。

記得放大個人與該職缺相關的價值,舉例來說曾經待過遊戲產業、電商產業的夥伴該如何和教育產業產生關聯呢?這不是面試官該問的反而是面試者可以主動分享的,或者過往的行銷背景、技術背景甚至業務背景等等,不同的點連接在一起都能產生更大的價值,但!這需要面試者自己表現出來。

另外,請記得在面試過程中需要拿捏問、答的比例,曾經遇到整場面試,讓我講話講到口乾舌燥或者聽到快睡著,我用 10 秒鐘問問題但對方用 2 秒鐘終結我,也曾經遇過我用 10 秒鐘問問題但對方用 10 分鐘回答我的,拜託兩種除非必要否則請盡量避免謝謝。

👉 最後在面試結束後…

面試後是否需要寄送感謝信,是個許多夥伴都會好奇的問題,在我看來,我會覺得這是必要的,畢竟它其實是個基本的禮貌,但!既然都要做這件事情我們可以再多花點心力讓它更具價值!

104 「面試完需要寄感謝信嗎?怎麼寫?內附架構重點及範本」這篇文章講得還不錯,真的不要再使用萬用信,同時在信中嘗試加深面試官的印象特別重要,讓我用些真實案例來舉例,我們可以藉由感謝信再次強調自己的優勢:

關於 Samuel 提到我在作業中想要展現的優勢或是與其他產品經理不同的地方,我希望能補充相關想法:

1. 我是具有___背景,跨領域的產品經理,因此接收到需求時,我能運用設計思考,去探究問題的意義,重新定義問題,尋找可能的解法,提出更適合的解決方案,也因相當熟悉設計思維的方式,能加速我在做決策上的時間與更通盤性的考量。

2. ……(後隱藏)

或者可以再次回答覺得沒有回答好的問題,取得加分的機會:

針對希望在作業中給面試官看到什麼這題,當時回答______,但也許能更有自信的說,未來會看到比作業更好的規劃。希望透過作業傳遞思考的脈絡,以及在時間、資料有限的情況下,我如何去做產品、功能的規劃及準備。

或者給 HR 或面試官灌迷湯 🙈:

最後,非常感謝 ____ 的安排與協助,不僅在信件往來中回答我許多問題,面試後還撥空帶我參觀了 Hahow 的新辦公室,過程中能感受到對面試者的重視及用心。相信我在新創、UX、0–1產品開發等經驗及對於產業的熱忱,能夠勝任這個職位所賦予的角色定位及責任,期待後續的消息。

以上任何一封信件,肯定都比「我是 OOO,感謝今天能有面試的機會,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合作….」這種萬用信吸引人,而且有時候面試官還會看到笑呵呵直接給你個大加分。

關於產品經理面試系列的文章就先停在這裡囉!希望這兩篇的分享能對各位小夥伴有些幫助,請不要吝嗇拍個手 👏吧,如果需要更多的交流或者單純想瞭解或諮詢 Hahow 職缺都歡迎你直接聯絡我:)

Hello,我是 Samuel,目前在 Hahow 好學校擔任 Head of Product。覺得分享和傳遞資訊這個行為能夠改變整個環境與業界氛圍,喜歡產品設計、教育、商業思維和攝影,有任何想法或者合作的機會都歡迎一起喝杯咖啡。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itysite1025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itysite1025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in/samuel-kao-87972482/

--

--

Samuel

Head of Product in Hahow / Software Engineer / Designer. Feel free to book me at https://calendly.com/samuel-kao/30min